华夏时报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傅碧霄 北京报道
近日,渣打银行(中国)有限公司宣布暂停信用卡申请,在业内引发热议。《华夏时报》记者就此事联系了渣打银行进行采访,该行的一位人士发给记者的渣打银行于2月15日出具的最新公告显示, 为更好地提供信用卡相关服务,该行正进行信用卡申请渠道的优化调整。目前信用卡网上申请服务暂时关闭。同时自2月20日起,渣打银行也将暂时停止接受来自其它渠道的新的信用卡客户申请。
渣打银行在公告中还表示:“待信用卡申请渠道优化完成以后,我行将重启信用卡的申请。重启申请的时间和具体安排,敬请关注我行官方网站公告。在此期间,我行现有信用卡客户的日常用卡和到期续卡,将不受任何影响。”
除渣打银行外,东亚银行、花旗银行、汇丰银行也在我国市场开展信用卡业务。在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,外资银行信用卡如何生存,值得关注。
曾下调信用卡积分
据了解,此前渣打银行只发行了“渣打真逸”和“渣打臻程”两套信用卡,而且有用户反映渣打银行信用卡的权益并不太丰富。
2021年6月,渣打银行还对信用卡积分政策向下做了调整。针对每个信用卡账户,将原规则“每年可计有效信用卡积分总额累计不超过360万积分”调整为“每年可计有效信用卡积分总额累计不超过200万积分”。针对渣打人民币信用卡境内线下消费,将原规则“每消费1元人民币获得3积分”调整为“每消费1元人民币获得1积分”。针对渣打美元信用卡消费,将原规则“每消费1美元获得10积分”调整为”每消费1美元获得7积分”。
今年2月9日,渣打银行发布通知称,为响应监管精神,拟于近期再次全面清理在该行超过12个月未激活的信用卡账户。
那么,如果未来渣打银行重启信用卡申请,相关权益是否将有所提升呢?对此,上述渣打银行人士于2月16日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:“调整后的细节后续会以公告形式另行通知。”
渣打银行于1858年在上海设立首家分行。2007年4月,渣打银行(中国)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批本地法人化的国际银行。目前,渣打银行在中国的网点覆盖近30个城市。
2014年,渣打银行开始在中国市场推出信用卡。目前来看,在外资银行中,渣打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投诉量也比较少。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《2021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【进入黑猫投诉】情况的通报》显示,去年三季度,渣打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为21件,同比减少12.5%,其投诉量低于东亚银行、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这3家外资法人银行。
外资银行信用卡
央行公布的《2021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》显示,截至去年三季度末,全国共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.98亿张,环比增长0.97%,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.57张。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69.26亿元,环比增长6.26%。
我国信用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,而外资银行在我国市场中并无太大优势。
资深信用卡研究专家董峥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指出,外资银行的运营模式、推广方式与我国银行有很大不同。全球化的理念、风格未必能适应本土化市场,简单来说就是“不接地气”。
据董峥介绍,国内银行信用卡业务模式普遍学习了中国台湾的银行,很多银行信用卡业务早期都引入了中国台湾的信用卡专业人士加盟。于是,内地银行也都形成了这种依靠优惠、活动来积极推销的模式。而且,中国用户支付习惯比较特别,在人们尚未培养出刷信用卡习惯之前,移动支付就已十分发达,所以用户对于信用卡的需求普遍不强,信用卡推广更是要靠具有吸引力的权益来打动用户。
而国外用户早已习惯于信用卡消费,信用卡业务对于银行来说是相对常规的业务,银行也不必投入太多成本去推广信用卡。外资银行来到中国市场中,在营销活动、优惠力度、品牌认知度等方面大多都弱于中国本土银行。
外资银行的客户定位倾向于高端客群,以及外国人、港澳台人士等,对本土客户的渗透度较低。董峥指出,信用卡业务是一项规模化发展的业务,没有一定的规模,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就非常弱。如果客群规模小,信用卡发卡量小,信用卡业务的收益也很难保证。
另外,董峥也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不仅外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面临困难,国内中小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也面临推广难的问题,只不过少有公开宣布暂停业务。
其实,银行某项业务退出某一地区市场也比较常见。
2019年4月,日本永旺(AEON)终止了中国台湾市场的业务,终止后欠款用户需要继续还款至债务完成。2019年8月,美国大通银行退出加拿大信用卡市场,美国大通银行甚至将加拿大持卡人的信用卡欠款全部一笔勾销。
再如花旗银行,2021年4月,该行宣布在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13个全球市场中,将寻求退出个人业务的计划。目标是将资源和投资聚焦于那些更具竞争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业务,从而为公司股东提高长期回报。
责任编辑:张玫
APP专享直播
热门推荐
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,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(sinafinance)